1、立爱自亲始,教民睦也;立敬自长始,教民顺也;教之慈睦,而民贵有亲;教以敬,而民贵用命。
1、毋剿说,毋雷同。
2、天下之达道有五,其所以行之者三。
2、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。
3、众之服自此,故听且速焉。
3、举大事必慎其终始。
4、是以国无危亡之兆,家无悖乱之恶,父子兄弟无失,而交友无绝也。
4、富润屋,德润身。
5、治天下国家有九经,其所以行之者一也。
5、君子乐得其道,小人乐得其欲。
6、武仲世称圣人,而身不免于罪,是智不足称也;好言兵讨,而挫锐于邾,是智不足名也。
6、知其心,然后能教其失也。
7、巧而好度必攻,勇而好问必胜,智而好谋必成。
7、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
8、人莫不知此道之美,而莫之御也,莫之为也何居?
8、人一能之,己百之,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
9、亲亲之教,尊贤之等,礼所以生也。礼者、政之本也。
9、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;言前定,则不跲;事前定,则不困;行前定,则不疚;道前定,则不穷。
10、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。
10、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
11、吾闻诸夫子,身不用礼,而望礼于人;身不用德,而望德于人,乱也。
11、情欲信,辞欲巧。
12、中人之情也,有馀则侈,不足则俭,无禁则淫,无度则逸,从欲则败。
12、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
13、丹之所藏者赤,漆之所藏者黑。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。
13、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
14、非道益之谓也,道弥益而身弥损。夫学者损其自多,以虚受人,故能成其满博也。
14、古者为政,爱人为大。
15、一言而有益于智,莫如预;一言而有益于仁,莫如恕。夫知其所不可由,斯知所由矣。
15、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。
16、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,言前定则不跲,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疾,道前定则不穷。
16、居其位,无其言,君子耻之;有其言,无其行,君子耻之。
17、君子以行言,小人以舌言。
17、民之所好,好之;民之所恶,恶之。
18、取人以身,修道以仁。
18、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19、其人存,则其政举;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
19、口惠而实不至。
20、事不终始,无务多业;记闻而言,无务多说;比近不安,无务求远。是故反本修迹,君子之道也。
20、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。
21、亲交取亲,其忠也;言寡可行,其信乎;长为善士而无犯于礼也。
21、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,猩猩能言,不离走兽。
22、达于情性之理,通于物类之变,知幽明之故,覩游气之原,若此可谓成人矣。
22、君子不自大其事,不自尚其功。
23、设虚器,纵逆祀,祠海鸟,三不智。
23、人有礼则安,无礼则危。
24、容易惊觉就容易远离灾难,贪吃食物就容易忘记忧患,这是因为其不同的内心所导致的。
24、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。
25、在下位不获于上,民弗可得而治矣;获于上有道,不信于友,不获于上矣;信于友有道,不顺于亲,不信于友矣;顺于亲有道,反诸身不诚,不顺于亲矣;诚身有道,不明于善,不诚于身矣。
25、生财有大道: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;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
26、天道敏生,人道敏政,地道敏树。
26、人者,其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
27、焦侥氏长三尺,短之至也;长者不过十,数之极也。
27、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。
28、天道成而必变,凡持满而能久者,未尝有也。
28、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。
29、仁义在身而色不伐,思虞通明而辞不专。
29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,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30、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;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亲;思事亲,不可以不知人;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
30、不宝金玉,而忠信以为宝。
31、为善者,天报之以福;为不善者,天报之以祸。
31、礼之于人,犹酒之有蘖也:君子以厚,小人以薄。
32、身殁言立,所以为文仲也。然犹有不仁者三,不智者三,是则不及武仲也。
32、见利不亏其义,见死不更其守。
33、取其所长,弃其所短。
33、孝子之养也,乐其心,不违其志。
34、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。
34、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。
35、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,士而无教友则失听。
35、诚者,物之终绐,不诚无物;是故君子诚之为贵。
36、菓属有六,而桃为下,祭祀不用,不登郊庙。
36、欲政之速行,莫若以身先之。
37、圣人因物之精,制为之极,明命鬼神,以为民之则,而犹以是为未足也。
37、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
38、舟非水不行,水入舟则没。
38、故歌之为言也,长言之也。说之,故言之;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,长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,故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
39、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。
39、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;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;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: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
40、效其行,修其礼,千里之外,亲如兄弟。
40、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。
41、括而羽之,镞而砺之,其入之不亦深乎?
41、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。
42、民既孝于亲,又顺以听命,措诸天下,无所不可。
42、父之笃,兄弟睦,夫妻和,家之肥也。
43、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,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。故君子长人之才,小人抑人而取胜焉。
43、得众则得国,失众则失国。
44、善惊以远害,利食而忘患,自其心矣,而独以所从为祸福。故君子慎其所从。
44、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
45、好学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45、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;死亡贫苦,人之大恶存焉。
46、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困而改节。
46、虽有嘉肴,弗食。不知其旨也,虽有至道。弗学,不知其善也。
47、无体之礼,敬也;无服之丧,哀也;无声之乐,欢也。
47、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槁木;倨中矩,勾中钩,累累乎端如贯珠。
48、此言疾之难忍,急之难行也。
48、在上位,不凌下;在下位,不援上。正己而不求于人,则无怨。
49、以愚者反之。是以非其人,告之弗听;非其地,树之弗生;得其人,如聚砂而雨之;非其人,如会聋而鼓之。
49、物有车末,事有终始。
50、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,能合天下之至亲也;所谓天下之至明者,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。
50、不食嗟来之食。
51、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;与不善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,亦与之化矣。
51、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
52、君子遗人以财,不若善言。
52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
本文由www.773.net-773net必赢最新网址『Welcome』发布于文学资讯,转载请注明出处:教学为先,而民贵有亲